【新書導讀】解決職場人際與工作難題:《你可以投身工作,但不迷失自己》讀後感,一本創業家父親寫給女兒的新鮮人實用指南

--

許斗榮:《你可以投身工作,但不迷失自己》,采實文化,2020年12月

2020 年 12 月甫出版的《你可以投身工作,但不迷失自己:給在職場中迷惘的女兒,第一天上班就該懂的工作思維》,為韓國網路書店高分書籍,由采實文化翻譯引入台灣。這本書是韓國創業家暨知名企管講師許斗榮寫給女兒的職場分享,看似面向社會新鮮人,但書中有許多心法、領悟,卻相當適合中高階經理人與職場老鳥閱讀,為職涯重新定位。

本文同步刊登於個人部落格「勻端有話」:https://yuntalks.com/

我該往哪邊去?

可能因為又到年末,最近我很常受邀,與二十幾歲的後進討論、分析職涯發展。其中最常被問到的是:「你覺得我該怎麼辦?」

我發現,許多人一心想要成功,但對於成功的路徑缺乏計畫,更缺乏「靈感」。有句話說,「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」,雖然這句話本是戲謔有錢人的「豪」度,但與這句話相同的是,「視野與資源不足,會限制你的未來發展」。

你對自己的未來、夢想、工作,是否做了足夠的功課呢?如果要得到夢想工作,可能的三種遠、中、近路會是什麼樣子嗎?

或者至少,先回答作者在書中列舉的五個問題:

我現在站在哪裡?

對我來說,成功是什麼?

我願意為了成功而忍耐嗎?

我是具有良善影響力的人嗎?

我會如何死去?我現在是幸福的嗎?

事實上,什麼都不想就一直衝,肯定也能走到某個地方。誤打誤撞,說不準也能走出一片燦爛。

Photo by Visually Us on Pexels

但如果你跟我之前一樣,回首多年職涯,才發現自己真正在乎的,與以為自己在意的,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,那麼建議你花點時間幫自己定錨,先知道自己在哪裡、想要什麼!

而如果你不知道從何開始,這本書可以做為入門參考,提點細節與方法。下文我將摘錄一些重點,希望能給你一個方向、一點啟發。

投資三個能力,能創造職涯更多機會

你覺得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呢?

書中開篇引述哈佛大學的校友問卷調查,首先說明「寫作」是職場中相當重要的能力,另一章節則說明,訓練言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。主要是因為,職場有八成以上時間「溝通」,能準確用文字或語言表達的人相當稀少,因此掌握至少一項能力就已是優秀人物了。

這也許與在學生、新鮮人想得不同,卻相當真實。

事實上,作為資深產品經理,我在職場有一半的時間在思考產品策略與撰寫溝通文件,另一半則是與跨部門、跨職能的關係人交流想法,因此「寫作」與「溝通」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能力。運用溝通能力,確保團隊所有人都有共識後才開工,多半會比急就章上路後才發現大家方向不同來得更好。

如果你的表達能力有限,或疏於書寫,建議盡量培養書寫的習慣、定期留下思考時間,並積極參與發表。不管是文字還是語言溝通,甚至進階的公開演講,都是需要訓練的事情。講話未必困難,但要有邏輯、又要講到背景不同的人也能理解,就需要下功夫。

如果你不擅長這些,或許可以從自願上台報告開始,或是參加表達訓練課程。這些學習不僅能幫助你培養個人觀點,提升流暢表達想法的能力,也能讓你在職場與生活上獲得更多機會。

Photo by William Moreland on Unsplash

書中另一個提到的能力,是「外語」。

在國際化的社會,有很多機會跟外語息息相關。如果你對外語不排斥,投資語言學習能幫你跨過許多門檻限制,接觸更多的資源與文化。

比如說,像我現在於外商工作,成天用英文溝通、寫文件,才發現當年出國打工留學、在國外就業的經歷,不僅幫助我學會用更多語言探索資源(比如遠距進修國外英語學程),更讓我的人生與職涯發展開闊了不少。

而這些,是上國中後連自然發音都不懂、從 happy 開始苦學單字、大學考不過英語門檻差點畢不了業的我,走過之後深刻認同、想分享給讀者的體悟。

人,是職場與人生最難解的題

書中提到很多不錯的分享,比如年薪談判的原則,對於未知挑戰的態度,在職學習的重要性與原因。而我個人最喜歡,也覺得最有體會的,其實是職場人際關係的經營與心態。

職場上,很容易遇到合不來的人。小從行為舉止不討喜,大到行事原則與態度不合,想要討厭一個人(或者被討厭),實在太容易了。而職場更煩的是,每個人都會對你的利益造成影響,因此很多磨擦反而更難以容忍。

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

可是就像作者分享的,許多時候「就算當下感覺自己好像受到損失,但以長遠來看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。人比事情重要多了,事情隨時可以挽回,人卻不行。

人會帶來的損失,往往比事情更嚴重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讓我分享兩個案例:

我的朋友 A,有機會進入產業 TOP3 的好公司,但因為為人較為耿直,離職後前同事們給予的評價是「能力佳但不擅長團隊合作」。由於無法通過人資的 reference check,只能飲恨錯過新工作。另一位朋友,在年前獲得晉升機會,預備接替離職主管的缺額,但因為前輩普遍評價不高,覺得他總在了解別人立場前就先批評對方守舊,卻疏忽執行面的困難,因此在最終選拔時,被同期另一位同事取代。

「活得傻一點」,「對別人的缺點寬容一點」,不只是職場求生方法,其實也是放過自己的方法,能幫助你不因情緒與喜好,過度影響自己的決策與作為。

而要避免在職場無端得罪人,「多多見面對話」是建立信賴的不二法門。

我一直認為,上班談公事、開會是職責與義務,而在公事以外的對話,才是一段關係的開始。如果你堅持只想跟別人當「同事」,不想建立信賴或關係,那麼至少至少,要提醒自己站在他人的立場想想!有時換位思考就會知道,別人的地雷,其實跟你討厭的也差不多。

堅毅的拒絕,但也照顧他人情緒

你可能會覺得,一昧退讓只會被欺負或失去什麼吧?但作者在書中也有補充,我們可以多付出、可以包容,但也應該不退縮、保持警戒,做一個率然明快、保有原則的付出者。

像作者說的:「真的不能接受就要積極、確切並有禮地表達。……在表達時記得要謙遜,要照顧到對方的情緒才是成熟的拒絕方式。」如果你遇到為難的處境,「正直永遠是最好的方針。

要學會從他人那裏保護自己,管理感情,巧妙地自我紓解。遇到沒禮貌的前輩說些不好聽的話時,就在心裡說「不好意思喔,因為我是人,所以你說的話我無法理解。」不要在意對方的話語。不要讓無理的言語傷害你的靈魂,因為你的靈魂是很珍貴的。(許斗榮:《你可以投身工作,但不迷失自己》,采實文化,2020年12月。)

我很喜歡書中第二章的這個例子,因此後來在職場一直重複運用這個技巧,我個人稱為「畫外音」,也就是一種強迫抽離情緒的方法。

有一次,我跟老闆在會議中意見不合,彼此都很不舒服,匆匆結束會議。我在離開會議室後,一直跟自己說:「我們一個英文不好,一個中文不好,肯定只是一時誤會,深呼吸一百次再來處理這個不愉快吧。」過了半小時後,我用中性的語言直接找老闆溝通,一番懇談後發現雙方確實誤解了彼此的意思!後來不僅成功化解了一段不開心,也因為找到共識而讓信任更深厚。

理解別人的處境,思考衝突發生的原因,能化解很多問題。

而如果你願意多付出一些、比別人要求的還付出更多,甚至主動站出來號召、響應,相信我,你總有一天會得到回報,獲得意外的機會。

Photo by Miguel Bruna on Unsplash

曾經我也相信「能者過勞死」、「多做多錯」、「棒打出頭鳥」,但這十年職場經歷中,我體會更多、也更願意相信的是:「付出能換來美好收穫」。

這與作者的呼告真的不謀而合!

若你拚死付出,但環境沉寂一片、毫無反應,沒關係,「不要害怕離職,或許有另一個更好的機會在等著你。別讓他人的辜負與冷漠,消滅你的熱情與善良。

人一輩子能親密相處的人很少,多數人真的就只是過客。現在坐在你背後讓你看不順眼的同事,又能相處幾年呢?如果你夠好,遲早會離開共同環境,遇到更多不一樣的人。既然如此,又何苦糾結、把心思花在批評或抱怨過客?

如果你自認自己足夠優秀,只是不幸龍困淺灘,作者對於這樣的處境也有很好的建議。讀讀原書的 106 頁,千萬別讓自己停留在抱怨跟憤恨的層次!

勇於發問,常常確認方向

然後記得,「比起過去,更要去親近可以提醒你未來的人。(Dan Sullivan)」建立一個能給予你直接建議的親近顧問團,對職涯的幫助遠比你能想像的大。

特別當你是新人時,其實你能解決的事情真的很有限,因此千萬不要埋頭苦幹,以免花了大把時間才發現自己根本走錯路(當然,也不要連基本的 Google 都不做,就一直亂問粗淺問題喔。)

Photo by mentatdgt on Pexels

相信你一定聽過「換個位子換個腦袋」,這句本意有點嘲諷的話,其實再真實不過,在職場上甚至是種必然!為什麼呢?

就像作者所說,「讀書的腦袋與工作的腦袋不一樣」,人在職場所需要學習的事物,本就與從小接受的教育相當不同,更遑論在不同職位需要的視野、能力、決策,很難用同樣的方法與心態收穫一樣的效果。

因此多多發問,試著站在主管或更高層次的角度去看待事情,想想對方需要什麼,能幫助你把工作做得更到位。

職涯是條漫長的道路,值得每天五分鐘的探索

其實,職涯探索真的很困難,要在職場打造一個能貢獻所長、又不會被人事紛爭打擾的環境,更是不容易。

因此作者建議新鮮人,不管你因為適應新工作有多麼慌張忙亂,千萬要記得每天投資五分鐘,「在睡前或早晨仔細地把重要的事整理清楚。……為工作帶來五小時以上的價值。另外最好養成習慣,在週末花五分鐘,把下一週要做的工作仔細整理出來。

最後,我想分享作者「種樹老人」的故事。

簡單來說,就是個「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」的概念,只是書中的預言,把乘涼換成「吃果子」。如果你正在忙亂、競爭中感到苦楚,不妨暫停一下問自己,你是否願意為未來種一棵樹?「為了未來的我,現在應該要做什麼?」

投資未來的自己,並且相信:所有經歷無論好壞,都是累積吧。

與你共勉之。

Photo by Alexander Milo on Unsplash

最後,我想謝謝采實文化的再次邀稿。我從來不是特別愛讀職涯雞湯書籍的人,但工作了十年後,讀到這本書,真是心有戚戚焉。

不管你是社會新鮮人,工作幾年的迷茫年輕人,還是像我一樣在職場已有相當經歷,卻不知怎麼處理理想與現實的人,都很適合看看。也祝福大家,投身工作的同時,都能找到不迷失自己的方法。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請給我 3~5 個 Clap(拍手);如果你覺得這篇頗有幫助,或想敲碗下篇,可以按著不放 Clap…… 對,它可以連續送出掌聲,歡迎送我 10 個以上的拍手唷! 👏感謝你的鼓勵,讓我能堅持繼續寫作,與生活對話!❤️

如果你對這本書的觀點有興趣,可到博客來購買《你可以投身工作,但不迷失自己》。(點擊本文附贈連結購書,我將獲得4% 回饋金,回饋金將用於流浪動物團體捐款。)

--

--

陳亭勻 (Selena)

外商 APP 產品經理,8年工作經驗,待過大集團與小團隊,加拿大與台灣,產業橫跨零售、外貿、遊戲、數據分析、行銷、財經資訊。熱衷產品打磨、密室逃脫與用戶行為研究,人生中最久的身份是跨平台遊戲玩家。邀稿請洽:selenaceline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