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書導讀】「不善社交的內向人,怎麼打造好人脈?」內外向人都需要的關鍵人脈精準社交術

陳亭勻 (Selena)
12 min readSep 26, 2020
竹下隆一郎:《不善社交的內向人,怎麼打造好人脈?》,2020年10月,采實文化

你是內向人嗎?是否曾為了內向的個性苦惱,苦於不被看見?過往人們常以為,內向的人在工作升遷、人際交際上缺乏優勢,由於在「現場」時不自在、鮮少發言,或是出席聚會、活動的頻率相對外向人更少,因此難以突顯個人影響力。但日本作家竹下隆一郎在《不善社交的內向人,怎麼打造好人脈?》一書指出,這個世界已然轉變,現在正是內向人也能活躍發展的好時代。

這本書在談什麼?

全球一流媒體《哈芬登郵報》日本版總編竹下隆一郎,自覺自己是討厭社交的內向人,因工作需求,每天要應付各種交際。

後來,他前往美國矽谷的史丹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,由於Apple、Facebook、Google、Twitter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都位於矽谷,他努力與投資家、創業家、工程師等各種人物認識見面,以為這樣會對打造人脈有所幫助,結果卻是白忙一場。

反觀矽谷人不應酬、不招待、不送禮,但仍然成功與他人打好關係,建立密切合作,這讓他非常震撼。本書是竹下隆一郎在史丹佛與矽谷學會的七大關鍵人脈法則,希望更多人能減少無效社交,專注自己的生活與工作,同時又能打造人脈。

Photo by Kelsey Chance on Unsplash

為什麼這個時代適合內向人?

市面上有不少書強調內向人的交際學,竹下隆一郎也並非第一位提倡此觀點的人,但這本書的脈絡清晰,觀察與執行方法也相當實際。我想先跟各位分享作者的觀點,再來談為什麼這本書觸動了我。

作者認為,這個社會目前有很明顯的四大潮流:

1. 「逆金字塔型」的人脈

跨界與業內活動頻繁,基層員工比起高層幹部更有機會擁有關鍵人脈,而不受秩序、頭銜、職稱等限制。

2. 個人活動不斷出現

普通人的影響力增強。從各種軟體、服務、產品的推廣活動,到募資提案、辦活動,個人就能驅動事務發展。

3. 溝通加速

繁瑣的 E-mail 文化逐漸退燒,Slack、視訊會議、各種通訊軟體的崛起,讓溝通不再停滯。

4. 享受「家中時光」的改革

更追求「生活與工作平衡(Life/Work Balance)」。長時間工作而放棄生活的人,由於形同放棄某部分的社會責任,不再受人尊敬。

過去崇尚「人脈怪獸」、比拚人脈多寡的世界,由於網際網路發達,資訊透明化等因素,已然變成機會平等的扁平世界。竹下隆一郎點出,在一個大家都從社群平台接收資訊的時代,高中生和政府高官看到的資訊是一樣的。

換言之,資訊的價值已不再因 Input (輸入)而珍稀,重要的是 Output (產出)的過程與結果。

Uniqlo(優衣庫)創辦人柳井正,下班不參加夜間應酬,更熱衷與自己的內在對話,他也是個明顯的內向人。不過,扁平資訊經由他內心的深化、轉換,能得到的成果與價值卻能倍增。

可以說,善於長時間與自己相處、對話,且能深入思考,就是內向人的一項優勢。而由於不需要(也無法)單靠人脈多寡解決問題,因此內向人與外向人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,不再有明顯的劣勢。

竹下隆一郎:《不善社交的內向人,怎麼打造好人脈?》,2020年10月,采實文化

為什麼我喜歡「關鍵人脈」的概念?

本書作者竹下隆一郎提倡的「關鍵人脈」「精準社交術」,並不是要我們積極瞄準、一心只想認識所謂的大人物,而是要我們從個人喜好出發,用沒有負擔的方式,先找到七個「喜歡的人」,再開始深入經營個人人脈

我個人很喜歡這套做法,而且認為這也適合外向人學習。身處科技業,我在幾個不同產業待過,但同樣都遇上人脈經營的困擾。當周圍的人都在參加社群活動、下班進修,致力交換名片、擴展 LinkedIn、臉書或 IG 的朋友圈時,這樣的生活對我而言太沉重,帶來極大的精神負擔。

原先的社交生活讓我很困擾

我是個「非常外向」的「內向人」,這樣的描述很矛盾,容我稍作解釋。

無論是上台報告、演講、臨時主持活動,或是要在一大群人中主動發言、打趣說笑,對我而言都是相當本能、簡單的事情。不過,這單純只是因為我對於「表達」並無任何障礙。

但回歸內心深處,我個人更喜歡長時間獨處,讀書、讀文章、做自己喜歡的事。要我長時間社交、保持對他人的關注與興趣,坦白說,相當折磨人。特別當我過了三十歲,歷經職場許多事後,我察覺自己更喜歡只與少數人相處。

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

這樣的轉變,讓我相當困惑:

「我是不是越來越孤僻了?我這樣好嗎?如果團隊或公司,需要我去認識更多人、找到更多資源,我這樣做是不是辜負了期待?」

就在此時,竹下隆一郎引述他的商學院教授 Susan Carleton Athey 的「三明治口味論」,告訴讀者:

「大家進入商業世界後,肯定會遇到不知道哪邊才是正確的,讓自己煩惱不已的時候。也許這時候,就要像選擇三明治口味時一樣,相信自己的直覺。」

喜好也可以是個抉擇的關鍵

從前人們不愛講「喜歡」,彷彿「憑個人喜好」提出決策是相當膚淺、不成熟的行為。但是,人生有很多時候,必須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生存方式,而不是依照客觀的標準來作兩難抉擇。

當然,你必須夠了解自己,經常進行思考鍛鍊,才能得出發自本心的答案。而我的答案就是,我比較喜歡跟少數認同的人來往,何錯之有?

讓社交從七個「喜歡的人」開始

說起來,談到社交的本質,本來就是一件「一旦開始建立關係,聯繫就會越來越頻繁」的複雜事。換言之,如果我們為了種種目的,認識太多人,一旦需要與「不喜歡的人」締結關係,要長久來往就會變成一種負擔。

作者建議,寫下七個喜歡的人(無關性別或戀愛),與這些人好好相處,一方面能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喜好與價值觀,另一方面也能用較為正向的方式,擴展自己的交際圈。畢竟,這些人都是你喜歡的人,跟喜歡的人相處,就算偶有意見不合,怎樣都比和處不來的人來往更為快樂。

Photo by Bewakoof.com Official on Unsplash

當然,擴展、探索關鍵人脈,不僅僅是「只跟喜歡的人來往」,他還有其他的關鍵方法。礙於篇幅,我摘要重點於下:

一個人的口頭禪,能分辨是否值得深交

這段在書中相當精采,很推薦讀者找來看看。作者用一場即興短劇,說明人的口頭禪,對團隊情境與人際關係的影響力。

作者建議我們遠離「假裝贊同」的人,避免「話是這樣說」、「儘管如此」、「好啊,但是」這類模糊不清的說法,選擇跟直率的人深交。

不交換名片就開始對話

名片以外的話題,才是對話的關鍵。竹下隆一郎在矽谷時意識到,比起日本拘謹的名片文化,美國人更喜歡 Smalltalk(閒聊)的舒服對話,因此開始練習「深度閒聊」的能力,也很習慣到處收集閒聊的話題、有趣的點子。

名片,頭銜會不斷變化,但自己是永遠不會變的。只用名片自我介紹是一件相當乏味且沉重的事情,如果你也不善常用三句話介紹自己,或是跟人閒聊總陷入句點的終結對話模式,不妨讀讀這段自由對話的密技:「好好問,好好聽,不要只關注自己能講得多好」。

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

找到自己專屬的「商務教練」

這裡的商務教練並非直指專業教練,公司或職場外的導師(Mentor)、你信任的重要朋友都可以是自己的商務教練。
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作者在這段提出了「白宮煩惱」與「咖啡廳煩惱」,是我最近與人相聚最愛分享的觀點。人的煩惱有很多種,有些是永恆的人生課題,有些是真實可解決的現實煩惱,在尋找商務教練之前,搞清楚討論的目的,不要讓討論淪為日復一日的抱怨取暖大會,什麼都沒解決。

用抽象問題跳脫同溫層

人們很喜歡舉例,但竹下隆一郎從史丹佛研究人員與作家「細谷功」的分享中了解,「具體性會危害思考的多樣性」。這點也是書中讓我眼睛一亮的論點!我們很習慣用舉例的方式,帶領聽眾快速進入情境,但我們是否想過,每個人的想像,可能很不一樣呢?

最近我加入一間外商公司,對「想像與舉例」就很有感觸。我曾跟捷克(Česko)的朋友聊到「捷運/地鐵」,看到對方一臉嫌惡的臉,就知道國外的捷運跟台灣截然不同,不能用自己的經驗概括他人的世界。

善用「紙筆」來對話,溝通更深刻

結交「痞子」,帶來突破創新

最後這兩點,前者強調具體行為,後者強調對話中的破壞式創新,留給讀者自行體會。

關鍵人脈術的價值與實踐提醒

作者認為,關鍵人脈術的優點,一是能決定自己的經歷,二是能找到一起推動新想法與新專案的人,三是能找到願意一起改變組織的人。

由於是和喜歡的人一起行動,能不斷累積能量,創造工作。且因為是彼此了解、關係深厚的團隊,行動上會更有連結、充滿正向的氛圍。為什麼我認為關鍵人脈術不僅適合內向人,也很適合外向人?因為他談的就是「如何找到能一起共事、營造一個充滿動力且能正向循環的團隊」。

如何找到喜歡的人?

看到這裡,內向的人可能會開始煩惱:「但我怎麼確定自己喜不喜歡這個人呢?」其實,方法可以很簡單,比如一起散步,看沿途聊不聊得來,或是詢問一些跟價值觀有關的試探性問題。

也可以問問自己,如果跟此人建立關係,我願意在 LINE、臉書上與此人增加往來或閒聊嗎?換言之,你願意跟這個人有更深入的連結嗎?

找到以後,也不要忘記保持熱度,常常相處,這樣關鍵人脈的影響力才能真正發揮(不要輕易讓好不容易找到的關鍵人脈淪為路人之流)。

Photo by Duy Pham on Unsplash

了解夥伴也會有離場的時候

我喜歡這本書的其中一個原因,是作者在暢談「喜歡的人」這個關鍵因子後,不忘在末尾點出「聚散終有時」的觀念。

無論是再喜歡的人,都有可能不再合得來。失去一個曾經緊密聯繫的人,一定很痛。因此,提早做好「一期一會」的心理準備,平時多多相處,抱著「後會亦有期」的展望,大概是比較能不留下遺憾的做法。

有時候也需要變成外向的人

最後,竹下隆一郎也提醒大家,作為一個內向的人,只和自己喜歡的人來往,自然會遇到「停滯」的時候。這與整本書暢談的理念有所衝突,但卻是可預期的結果。人如果只跟處得來的人相處,一定會落入舒適圈的狹隘處境。

如果要破解這樣的情況,最簡單的解法就是定時跳出舒適圈:偶爾舉辦大型聚會,或把自己拋到人前,藉由短暫的「人脈爆發期」,強迫自己接觸人群,然後重新審視自己,讓僵化的關係也能藉此機會稍作調整。

無須頻繁參加聚會,只要偶爾一次人脈爆發,內向人也能獲得更多成長的機會。

讀後感想:帶領我深入思考社交本質的好書

這次獲「采實文化」贈書邀稿(無酬只有一本書,良心寫作)。坦白說,工作繁忙本想拒絕,後來是因為想強迫自己看書,所以答應寫篇不審稿的讀後心得。

讀完卻很有感觸,在意外的情況下找到自己社交困境的解法(感觸良多,不小心把心得寫太長了。)

在此特別感謝出版社邀稿,窗口 Lena 非常客氣,配合我的行程用當日快遞寄書,隨書還附了張小卡。感激不盡。

也才終於意識到,在職場與生活中,有「能理解自己」的「喜歡的人」,確實是一件值得花時間經營的事。而大膽遠離、無視自己不那麼喜歡的人,也同樣重要。(沒錯,作者建議我們就大膽無視那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,用「冷漠以對」的方式換取和平。真的不用強迫自己當個和善的交際王。)

此外,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兩難時候,「相信自己的價值觀與喜好」,終於也可以是一個抉擇的方法了。

Photo by Katrina Wright on Unsplash

這本書並不是字數爆多、排版極度紮實的翻譯書,以我個人的閱讀速度,約莫一個小時就能輕鬆閱畢。不過,一本書的價值,從來不是字數多寡。前述的「白宮煩惱」、「人脈爆發」、「同溫層問題」等,都是看似淺顯但我過去無法突破的問題,這本書幫我解決這些問題,就相當有幫助了。

如果你也像我一樣:

  1. 明明參加了大型聚會,但對於會後的交流交際感到茫然無措;
  2. 對於社交感到遲疑、不理解社交的價值;
  3. 擅長商務溝通與對話,與陌生人閒聊卻總是不太自在;
  4. 與喜歡的人們疏離,不曉得該怎麼整合人際圈;
  5. 希望留給自己更多時間,但也希望學會高效連結、深度社交的方法。

那麼,無論你是內向人還是外向人,這本《不擅社交的內向人,怎麼打造好人脈?》都很值得一讀。我相信,若能好好實踐、內化,這套關鍵人脈社交法,能相當程度改變你的社交生活。

博客來購書連結:《不擅社交的內向人,怎麼打造好人脈?》點擊本文附贈連結購書,我將獲得4% 回饋金,回饋金將用於流浪動物團體捐款。

很久沒寫文章,一來是因為工作繁忙,二來是有一陣子不太確定該分享什麼。很幸運的是,一直都有讀者的鼓勵與推薦。

接下來會找時間分享外商與新創環境工作的經驗談,如果你對「如何加入外商」、「外商工作的概況」、「外商工作所需的關鍵能力」等話題有興趣,歡迎持續關注!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請給我 3~5 個 Clap(拍手);如果你覺得這篇頗有幫助,或想敲碗下篇,可以按著不放 Clap ...... 對,它可以連續送出掌聲,歡迎送我 10 個以上的拍手唷! 👏感謝你的鼓勵,讓我能堅持繼續寫作,與生活對話!❤️

--

--

陳亭勻 (Selena)

外商 APP 產品經理,8年工作經驗,待過大集團與小團隊,加拿大與台灣,產業橫跨零售、外貿、遊戲、數據分析、行銷、財經資訊。熱衷產品打磨、密室逃脫與用戶行為研究,人生中最久的身份是跨平台遊戲玩家。邀稿請洽:selenaceline@gmail.com